微信图片_20230302113112.jpg
位置: 首页 > 党建动态 > 旗内要闻

正蓝旗建设草原艺术公社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

发布时间:2017-07-10 15:53 来源:正蓝旗政府门户网

正蓝旗发挥世界遗产元上都遗址文化旅游带动作用,谋划将五一种畜场明德拉区打造为旅游风情小镇,采取“企业运营、政府引导、专家入社”的方式建设文化旅游别墅区并成立了草原艺术公社,与国内40余所院校和艺术团体合作,建成新闻、文学、艺术等专业院校师生写生创作采风基地。今年3月份开办至今,已实现纯收入20余万元,为激活全旗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整合闲置资源,成立草原艺术公社

五一种畜场明德拉区别墅近几年来房屋销售率低,闲置房屋多。针对这一问题,旗宣传文化等部门经过多次调研,积极引导开发商,依托毗邻元上都遗址、乌和尔沁敖包等区位优势,投资600万元,将闲置别墅区进行整合改造,建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集住宿、餐厅、教室、展厅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寓区。可供460名师生入住,300余人就餐。邀请我国著名摄影家、教育家杨恩璞、原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哈斯乌拉,原盟委巡视员、草原文化促进会会长田学臣等文艺名家和文艺爱好者为社员,注册成立正蓝旗草原艺术公社,定期组织社员进行文艺交流,创作出的作品全部保存展览,形成浓厚的草原艺术创作氛围,增加了艺术创作吸引力,目前拥有社员110余人。

二、与高等院校及文艺团体合作,拉动文化旅游消费

为加强草原艺术公社宣传效应,公社组成调研组,历时40天赴区内外10余所大专院校和文艺团体进行洽谈对接,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西部画院、北京东城美术家协会等院校及文艺团体在艺术公社挂牌成立了教学培训创作基地。今年3月份,首批400名河南焦作大学师生来到艺术公社进行了写生研学活动,艺术公社周密安排考察学习日程,在圆满完成接待任务的同时,实现了旅游收入的开门红。也拉动了周边几家超市消费,仅土特产品消费达4万元。今年5月份,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国际学院39名师生来到艺术公社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写生活动。艺术公社选派专人带队就元上都遗址、小扎格斯台淖、乌和尔沁敖包林场等景点向客人进行讲解,让师生对我旗厚重的元上都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并把我旗独特景观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创作出800余幅绘画作品。截至7月份,艺术公社已接待各类艺术院校及文艺团体1000余人次。

三、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打造草原特色文化旅游基地

发挥艺术公社人才及设施优势,承办特色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全旗文化展示场所。

6月份,由旗文联、五一种畜场等部门主办,内蒙古通俗艺术研究会及旗内文艺爱好者联合演出的《草原儿女心向党》文艺晚会在草原艺术公社拉开了帷幕。演出现场歌曲、舞蹈、诗朗诵、萨克斯独奏等精彩纷呈,受到了观众欢迎。在为群众送去演出盛宴后,组织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所30名艺术家进行了书画笔会,创作作品100余幅。内蒙古通俗艺术研究会是艺术公社合作单位,成立20年来,致力于通俗艺术研究推广,成员包括自治区知名作家、学者和演艺界人士。

旗老干局、老年科协举办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暨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5周年大型书法、绘画、摄影展,已在草原艺术公社完成布展,将在7月中旬展出。

草原艺术公社的魅力,正在成为激活正蓝旗文化旅游产业的活水源头。近日,又一喜讯传来,基于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吸引了众多诗词艺术人才的优势,经有关专家考察,草原艺术公社被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确定为中国元曲研究基地,并将在8月份挂牌。元曲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与唐诗、宋词齐名。正蓝旗是元上都文化和元曲的重要发祥地,将元曲研究基地设在草原艺术公社,对发掘和研究传统元曲,弘扬元曲文化,培养元曲文化创作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拥有文化国字号魅力的草原艺术公社,将会更加焕发出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