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正蓝旗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启动之年,也是落实盟委、行署关于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我旗为做好试点工作,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行了以教师集体备课、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内容和切入点的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总体部署,上下联动
2016年4月25日,召开课改工作部署会议,形成了课改工作以教科局局长主管、教研室业务指导、学校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体系,成立了教科局局长任组长的全旗课改领导小组,教研室主任任组长的课改业务指导组,规定了各组的职责。确定旗第二中学和蒙古族小学两所学校为课改试点,制定了课改试点学校教师培训任务和学校的课改实施方案,拉开了以“教师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
二、健全机制,统筹推进
为保障课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锡盟中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和《锡盟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正蓝旗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试点学校建立课改工作督查机制、课改质量评价机制,实行课堂教学改革月报制度。试点学校每月以简报形式,将改革中的亮点做法、问题困惑、工作建议等报送旗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将各试点学校课改情况及时梳理总结,根据实际进行指导改进。
三、多措并举,提高水平
一是走出去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全年投入34万余元,组织试点学校骨干教师260余人次,分别赴山东泰安实验学校、围场卉原中学、锡市六中等学校参观学习,参加课改工作培训。培训后,召开专门汇报会,汇报培训学习成果,达到资源共享目的,促使教研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课改教学的意义和具体操作方法,供学校、教师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
二是请进来专家引领,把握航向。2016年,第二中学得到上海益课教育中心课改指导专家团队、锡市一中骨干教师、盟教育督查组及盟教研中心进行的课堂教学入校指导。蒙古族小学得到蒙古国专家团队的集体备课和小组分组合作学习的专题辅导。通过专家老师深入的讲解和指导,课改教师在发挥团队优势、引领课堂教学、找准教学目标、科学评价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三是校间教学交流,互学互助。2016年,邀请了西乌珠穆沁旗第一小学蒙语文组18名教师和蒙古国9名教师到蒙古族小学进行教学交流。多伦一中、四中,阿旗一中、黄旗一中、锡市蒙古族中学到我旗第二中学参观学习和教学交流。
四、进展顺利,初见成效
通过实施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我旗试点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从老师的一言堂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分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和各职能部门及时组织开展教改经验交流和课改主题研讨活动成为教研常态,课改方向更加明晰。蒙古族小学借助本校有盟级名师的优势,在集体备课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形成了教师合作、备课优化的格局,打造了六节可供观摩的有效课程。12月6日,在锡林浩特市召开的全盟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我旗蒙古族小学作为成绩突出的学校代表作了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