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30302113112.jpg
位置: 首页 > 先锋掠影 > 身边故事

为村民服务了一辈子的好支书吴世才--记正蓝旗正蓝旗哈毕日嘎镇南台村党支部书记吴世才

发布时间:2017-07-10 17:38 来源:中共正蓝旗委员会组织部

        

在正蓝旗哈毕日嘎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叫南台村。过去的南台村和现在的南台村都很“闻名”,但这种“闻名”今昔却有本质上的区别,以前是因为“穷”而闻名,现在却是因农民大都进城住上了楼房而闻名。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祖祖辈缺水少地的村子里的乡亲们过上了文明富裕、和谐美丽的好日子呢?从设在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元府花园小区内南台村村委会办公室内悬挂的“全区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嘎查村”、“全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盟两转双赢先进嘎查村党支部”、“全旗十星级嘎查村党组织”、“全旗扶贫工作先进嘎查村”、“全旗文明嘎查村”等一块块奖牌中;从具有40多年党龄、近50年“工龄”的老村官,今年6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吴世才那“全盟劳动模范”、“全盟优秀党务工作者”、“全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先进个人”等一本本荣誉证书和奖章的背后;从村民的一张张笑脸和“这些荣誉都是老支书带领大家干出来的,也是他应该得到的”称赞声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这种变化缘于村里有一个深得民心的党支部,有一个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好支书。

南台村四面环坡,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少,人畜饮水困难,即使村民早出晚归,辛勤耕耘,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农闲时村民没事干,在家里不是打牌就是喝酒,在他人前总感觉有些“抬不起头来”。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吴世才便组织部分村民贷款买上小四轮、自己找材料焊车斗子,成立了筑路队,带领村民外出拉料修路。吴世才每天奔波在旗里的工程队,一旦发现有就业机会,就想方设法把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安排进去,利用农闲时间帮农民赚点外快。乡亲们的生活虽然渐渐有了好转,但季节性外出务工时间短、劳动强度大、收入也不稳定,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64月,吴世才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发展经济,让大家过上富裕生活?南台村党支部开始动起了脑筋。吴世才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深入调研认识到,南台村已经到了“非动手术”不可的地步,必须主动进位,寻求发展。于是,吴世才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到帮扶单位旗发改局讨主意、找思路,发改局负责人对南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找出路的做法给予肯定。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带着东借西凑来有数的几百元钱路费,踏上了向盟、自区有关部门寻求帮助的希望之旅。在旗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南台村争取到了国家异地整体转移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35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6万元,村民自筹170万元。20075月,南台村60户首批自愿搬迁的村民每户仅掏了2.8万元便在旗所在地上都镇中心地带的元府花园小区內,拥有了自己70多平米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农民进城,坛坛罐罐都舍不得扔,用过的镰刀斧头那是看着也亲。于是,吴世才又找到开发商求起情来,老板被他一心为民办实事的执着劲头所打动,最终同意他们在村民的住宅楼前自建起了30间小房,每两户共用一处小房,用于放一些生产生活资料,成为该小区内住筒子楼而独有小房的住户,这让城里的居民也都羡慕不已。2012年,吴世才又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在旗政府的支持下,使村里的另外140户农民也搬到了城里定居打工,住上了新楼房,过上了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为了保证转移进城的乡亲们能就业、有收入,一脚油门踩到底,吴世才根据市场需求,积极与旗相关部门联系,于2008年6月成立了由50多名村民组成的利民家政服务专业合作社,內设8个家政服务小组,从事打扫家、做保姆、木工、泥瓦工、搬家送货等一条龙“垄断”式服务。另外,吴世才还不失时机的引导村民积极参加旗里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班,一些村民掌握了驾驶、烹饪、服饰加工制作等一技之长,吃上了“技术饭”。在村里对外承包的工程中,吴世才让那些有头脑、懂技术、讲诚信的农民承揽,一方面增加收入,一方面提升形象。同时,成立了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工作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就业服务信息。由于组织管理有序、村民干活实在,所以南台村的农民工在当地成为了一个品牌,到哪都受欢迎,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村民史乃忠在村里时只有两间土房和一头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转移进城后,史乃忠不仅住上了移民楼,一家四口还靠着勤劳的双手打工挣钱,现在又购了新楼买上了小轿车,两个儿子也都娶上了媳妇,这要是还在村里,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民胡松华,2002年跟着吴世才出来打工,他冬天在旗供暖公司上班,夏天出去开钩机,每个月平均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媳妇在街上卖服装,一个月也能挣个2000元左右,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就能超过过去在村里一年的收入。目前,全村人均收入已超万元,在全镇名列前茅。

 

 

        

另外,村里还鼓励村民自主创业,使他们由农户变成产业工人、店铺老板,造就了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合作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新型农民。在鼓励村民进城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为帮助村民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吴世才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村民协调解决小额担保创业贷。为帮助村民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吴世才提出了由老带新共同致富的思路,让那些闯出一片新天地,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村民传帮带,把好的经验、做法传授给他们,让大家在创业路上实现共同富裕。吴世才的这些努力,极大的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热情。在立足家乡创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一部分村民又把眼光放到了外地,走上了到大城市打工的创业之路,目前,全村仅在旗所在地创业发展的劳动力就有243人,从事建筑流通和服务等行业的也有200多人,其中有20多人通过自主创业当起了老板,实现了从被动打工到自主创业的转变。村民王富强跟着吴世才进城后,先是在上都电厂等企业打工,后利用自己打工中学到的经验和挣到的钱,开始由小到大自主创业,现拥有一家宾馆和一个物业管理公司。

同时,村委会将转移进城村民的承包土地一部分种草种树保护生态,一部分承包给种粮大户,村民在打工挣钱的同时,还亨受着国家政策补贴、收着“地租”。村民们从心底里信服党支部,他们自豪地说“离乡地不丢,不耕也收,跟着党支部,肯定能致富”村里的21名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充分感受到,只要党支部团结一心,凝聚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使之生根开花结果,广大党员就会提振精神,奋发有力,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先锋形象树起来,进而筑牢战斗堡垒,一呼百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达小康,群众就永远会凝聚在你的身边,跟着共产党走,说共产党好。

吴世才带着乡亲们的信任,在村党支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把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释放到最大,成为党支部的领头雁、群众的贴心人。“南台村能有今天,不是说我有多大本事,除了我们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和村民的辛勤劳动外,最主要的还是党的政策好。”面对成绩和荣誉,吴世才如是说的。